行业资讯
联系我们

地址:东莞市南城街道宏图路232号汉远华坚数字智造园2栋512A室

电话:0769-33366756

邮箱:417668173@qq.com
邮编:523000
网址:http://www.enghotel.com

 

     
优秀总工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优秀总工
01LJGJ暖通筹建建议
来源:   日期:2020-12-17   浏览次数:

A. 总体设计参数:
1. HVAC(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设计一般要求:成本效益、静音以及能源效率。
2. 系统设计应足够自动化并且使用本地服务人员,易于维护。
3. 提供足够的空间.入口和通道等以满足设备的最低要求,方便对系统元件进行日常维护、移除和更换。
4. 使用通常的设备维护空间以将房间的总体尺寸控制到最低。
5. 只能在非公共空间设置设备的入口。
6. 将天窗和室外采暖设备设立在远离客人视野和非重要的区域。
7. 在公共区域使用线性条形散风口用于送回风。与室内设计协调。
8. 避免在公共空间设置维修窗口,需要与室内设计沟通协调。
B. 室内空气质量(IAQ):
1. 高质量室内空气对于客人的舒适度来说至关重要,它的达到取决于建筑空气系统的合理设计。
2. 提供空气质量,包括过滤和湿度控制符合ASHRAE标准62.1 2004,《可接受室内空气质量的通风系统》以及ASHRAE标准55 2004《人体居住热环境》。
3. 对于诸如厨房、健身中心、游泳池、温泉浴室按摩等场所给予特殊的考虑,以保证合适的环境条件并将。可能出现的气味与周围场所隔绝。
4. 带有冰箱设备的房间的设计,需要遵从ASHRAE标准
5.提供空间外部可见的警报装置并与楼宇智能化系统相连。
C. 能源效率:在最低限度上,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HVAC)的设计需
要遵从ASHRAE标准90.1 2004《建筑能源效率》或当地能源条例的规定。
1. 为可考虑用于安装实施的其它采暖、通风和空调(HVAC)系统方案提供一套完整的计算机模拟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2. 在应用、实用性、成本效率这几个方面。
3. 调查方案中是否使用了替代能源或可再利用能源选项,例如免费制冷、余热回收、热储存、太阳能、太阳能热水、泳池制热、风力能源、地热/冷以及深水冷却等。
4. 基于项目地理位置,需要考虑能源来源替代方案例如电力、燃气和燃油,同样也需要考虑客房内使用的、包括两管制风机盘管和电加热功能的替代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
D. 噪音标准:
1. 系统设计和机械设备选型应该保证最小化声音和振动的传播。
2. 风道、管道与悬挂式设备应和结构隔离。
3. 送风设备选择不超过下列NC(噪声标准)级别或RC(房间标准)等级:空间 客房 公共 后勤
最高NC或RC 等级 NC /RC 30 NC /RC 35 NC /RC 40
赫兹 (Hz) NC /RC db NC /RC db NC /RC db
31. 5 - /55 - /60 - /65
63 57 /50 60 /55 64 /60
125 47 /45 53 /50 57 /55
250 41 /40 46 /45 51 /50
500 35 /35 40 /40 45 /45
1000 31 /30 36 /35 41 /40
2000 29 /25 34 /30 39 /35
4000 28 /20 33 /25 38 /30
8000 27 /- 32 /- 37 /-
4. 冷却塔选型需维持15米(50英尺)处噪声等级等于小于45分贝。当冷却塔被置于邻接客房或待客区域时,需要进行噪声分析。

中央制冷装置
A. 设计考虑:中央制冷机组需要满足操作和能源效率要求。机组应包含高效冷冻机组,一次冷冻水变频泵、变频冷却水泵和冷却塔。附件包括扩展膨胀箱、空气分离器和化学水处理系统。
1. 服务功能:机组将冷冻水送往公共区域和后勤的空气处理机(AHU) 以各客房的风机盘管装置(FCU)。
2. 位置:有策略布置制冷机组以便将水管与导管总长降到最低,最好同时能便维护。将冷冻机组置于水位之上以防洪水灾害。
3. 在冷冻水系统连接临时设备时,提供盲板法兰和阀门。
4. 提供带有阀门的旁通管路以便在冷冻机组或多速率驱动装置出现故障的时仍能保持最小的冷冻水流量。
B. 冷冻机:
1. 数量:最少两条平行管线。不接受带有双压缩机的单一冷冻机。
2. 形式:电动水冷离心式(>300吨)或螺旋式冷冻机(<300吨),需带有厂配置的启动器和单片机控制器,与楼宇智能化系统连接。冷冻机需使用R123或R134a制冷剂。
3. 控制:制造商工厂组装的冷冻机套装;包括冷冻机泵、冷水泵、冷凝水泵冷却塔以及水泵的整套控制器。提供配有触点的多速率驱动装置,外部连接用于监控的楼宇智能化系统。
4. 功率选择:在使用两台冷冻机的情况下,每台为高峰负载的65%。对于高峰负载超过1600吨的项目,选择三台冷冻机,每台为高峰负载的40%。
5. 能效范围:全负载下,冷冻机不能超过0.52千瓦/吨至0.54千瓦/吨。特别指出NPLV非标准条件部分负载效率制冷机组负载效率指标。
6. 水温:冷冻水供应5.5摄氏度(42华氏度),可接受范围5.5至7.8摄氏度(10至14华氏度)。
7. 安装:将冷冻机安装在15厘米(6英寸)混凝土基座上,并使用弹簧隔器。为冷冻机的每个输入和输出水管提供不锈钢软接头的连接件以隔离管道系统。
8. 多速率驱动装置(VFD):在以下情形中,为一台冷冻机提供多速率驱动装置:
a. 单一的冷冻机,无法卸荷其设计功率的25%以下
b. 环境条件可以允许多小时的冷冻机水温释放过程。
9. 冷动系统余热回收:某些工程具有热水的需求,包括再加热或者生活热水供应。在这类工程中,必须利用冷凝器预热,可接受的方式包括:
a. 增加带有冷凝器的旋转式冷动机组来预加热生活热水。
b. 冷冻机组负载可以被生活热水需求控制以提供温度在43到60摄氏度(110到140华氏度)之间的冷凝水。优化水温/流量以最大化预加热系统的效率。
c. 热交换器、水泵、控制装置采用自动操作。
d. 冷冻水管应平行于冷冻机组。
e. 于主要制冷机组增加辅助冷凝水管束,为需要去湿功能的地区的HVAC系统再加热提供独立的环路。
f. 辅助冷凝器的尺寸、温度和流量都以最大效率为标准进行选择。
g. 为自动操作提供适当的水泵和控制装置。
10. 地区需求:
a. 在某些区域,风冷式螺杆冷冻机组可能更适合。为0.57千瓦/吨左右的高效率冷冻机组提供铜冷凝管、散热片并带有原厂防腐蚀涂层。
b. 冗余:基于地理位置,可能需要厂家培训的本地服务人员和零配件、额外的冷冻机组、水泵和冷却塔。
11. 控制:用以控制冷冻机组、水泵、冷却塔和阀门的冷冻机组优化包必须可以独立运行并具有与楼宇智能化系统的接口。
C. 冷却塔:
1. 数量:与冷冻机组相同。
2. 形式:吸入式材料不锈钢以及/或具有移位消除的玻璃纤维,可变频空侧控制,高效率电机,电子水位控制,盆式加热(如需防冻),以及经过OSHA(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局)验证的通道梯以及平台。冷却塔至少分为两个内室,每个内室都可以完全独立,这样当一个内室抽干进行检修时,另一室可以正常工作。
3. 尺寸:确定能力满足按照ASHRAE 年冷却蒸发湿求温度的0.4%(列10a)选择的冷却机组。
4. 水温:冷却水供应温度在27至29摄氏度(80至85华氏度),区间为5.5摄氏度(10华氏度)。
5. 管道:平行连接冷却塔,提供带有自动三路阀门的全线旁通,当冷却水温度降至冷水机组生产商规定的最低需求时使用。
6. 隔离:将冷却塔安装于结构钢轨道之上,使用弹簧震动隔离器。为每个冷却塔的每个输入输出提供活动的管道连接件以隔离管道系统。
7. 为冷却塔提供盆状清洁系统和滤沙器。
8. 地区要求:
a. 在适宜的条件下,为冷水机组系统设计水侧经济器和板框热交换器。选择标准为1摄氏度(2华氏度)下与一台冷冻机组相同的水流量和水压下降值。
b. 在环境湿球温度额外高的地区,咨询冷冻机组厂家以获得使用更高温度冷却水供应的特殊冷水机组技术支持。
c. 考虑使用海水作为冷却水,要求为平行钛板框热交换器,选于1摄氏度(2华氏度)标准。
D. 冷冻水机组的水泵:
1. 设计:进行精确的系统扬程计算,进行充分而又不过度的考虑,以保证消除过载操作的安全,并防止阀门两侧压力差过大。
2. 类型:离心式基础,1750转每分,带有优质与高效马达。
3. 主冷冻水:每个冷冻机组具备一台变频冷冻水泵,加一台变频水泵处于待机状态,为其它泵之间的管道系统阀门的交叉连接设备。
4. 冷却水:每台冷却水机组具备一台匀速冷却水泵,另一台额外的可变速水泵处于待机状态,为其它泵之间的管道系统和阀门的交叉连接贮备。为每台冷水泵提供变频驱动以达到平衡。
5. 管道系统:
a. 为抽水泵提供自动管线尺寸闭锁阀门和抽水导叶。
b. 为临时冷水机组提供容灾全尺寸阀门和盲板阀在冷冻水供应和循环系统。
6. 安装:可为沟槽管道系统提供包含 MasterSeal 蝶阀的Victaulic Tri-Service 阀门装配件以及 779系列文氏管止回阀。
a. 提供三套 Victaulic 柔性管道联接器或者柔性管道连接件,安装在每台水泵的吸水口和排水口处,以隔离管道系统。
b. 将水泵安装在10厘米(4英寸)高的混凝土房屋地基垫上。并安装混凝土惯性基层和弹簧隔离器。
c. 水泵安装于地面板时可以不使用混凝土惯性基层。
E. 水冷冰箱设备:
1. 将空调、冰箱和制冰机与单独的冷却水系统相连,使用闭路冷却塔。
2. 为每一单元提供每马力流量为0.1升/秒(1.5加仑/分)的水。
3. 后备能源:将空调、冰箱、冷却塔和水泵与预备能量来源地后备能源连接。
F. 冷凝:为所有AHU和FCU提供凝结水再利用系统,连接冷却塔用补水系统所用的管道。
G. 楼梯:在客人使用于为设计功能之一的封闭楼梯中,作为通往其它区域的关键路途,为保证客人的舒适,需提供制冷24至29摄氏度(75至85华氏度),否则应提供通风。
H. 多用途设施:冷冻水输往各个不同的领域需要单独计量。
5 中央供暖装置
A. 设计考虑:中央采暖机组需要考虑其能源和运行效率。机组由如下部分组成:高效燃气热水锅炉,附带的多路分离主/备热水泵系统,它们的“桥接”系统,膨胀水箱,空气分离器,为水加热的壳管式热交换器,为住宅热水的双墙壳管式热交换器,洗衣和厨房系统。
B. 服务:机组为公共区域和后勤空间中心站空调机组以及客房的风机盘管提供热水。
1. 位置:战略性的选择采暖机组的所处位置以最小化管路长度,选于特定区域以外,最好可以方便维护。将采暖机组置于水面以上以避免洪水带来的损害。
C. 锅炉:
1. 数量:最少两台采用平行管路。2,000,000Btu(英国热量单位)输入燃气加热锅炉带有不锈钢热交换器。不可使用火管式锅炉。
2. 数量:数量可以同时满足建筑加热以及外部补充空气单元再加热的高峰。
3. 效率:最低90%。
4. 水温:主热水供应循环为最低82摄氏度(180华氏度)。设计需保证回水温度足以消除锅炉凝结的可能性。
5. 水循环:最低锅炉经水量可与制造商协商,但不低于锅炉输入每34,815千焦(33,000英国热量单位)0.0632 升/秒(1加仑/分)。
a. 在任何运行状态下经过锅炉的水流量应将热冲击现象降至最低。
b. 设计管路位置应保证自动阀门不绕过锅炉。
6. 安装:将锅炉安装于10厘米(4英寸)加固混凝土台座之上。
7. 地域要求:咨询万豪国际工程部以确定如下需求:
a. 在冬季温度低于0摄氏度(32华氏度)的地区,提供连接锅炉装置的备用电源、控制器以及水泵。
b. 燃气蒸汽锅炉。
c. 蒸汽热水,壳管式热交换器。
d. 冗余:基于地理位置,厂家培训的本地服务人员以及零部件可用程度,可能会需要额外的锅炉、热交换器和水泵。
8. 控制:生产商的独立运行基于数字的微处理器,提前量控制,循环水泵控制,锅炉/阶段燃具以及与楼宇智能化系统的外部接口。
D. 采暖热水泵:
1. 设计:进行精确的系统扬程计算,进行充分而又不过度的考虑,以保证消除过载操作的安全并防止阀门两侧压力差过大。
2. 形式:离心式基座安装,1750转数/分,带有高效率电机。
3. 尺寸:选择最大效率最低为10%计算制动马力水流匹配设备。
4. 一次热水泵:每台锅炉配备一台恒速恒流泵以及另一台带有相应管路和阀门的预备泵,作为与其它泵交叉连接用。
5. 二次热水泵:多层区,包含至少两台水泵(一为预备)为如下各系统:风机盘管系统.空调机组系统、生活热水系统和洗衣热水系统。为水泵配备变频和高功率电机作为逆变功能于建筑的多数远端安装压力传感器。
6. 管路:为抽水泵提供管线尺寸锁闭阀门和抽水导叶,为排水泵提供三通阀。
7. 安装:可为沟槽管道系统提供包含MasterSeal蝶阀的Victaulic Tri-Service 阀门装配件以及 779系列文氏管止回阀。
a. 提供三套 Victaulic 柔性管道联接器或者柔性管道连接件,安装在每台水泵的吸水口和排水口处,以隔离管道系统。
b. 将水泵安装在10厘米(4英寸)高的混凝土房屋地基垫上。并安装混凝土惯性基层和弹簧隔离器。
c. 水泵安装于地面板时可以不使用混凝土惯性基层。
E. 楼梯井:楼梯井的供暖应该保持至少5摄氏度(40华氏度)。
F. 入口门厅:寒冷气候下,为门厅提供采暖以保持至少10摄氏度(50华氏度)。
G. 前入口:在冬季温度持续在0摄氏度(32华氏度)以下的地区,在大堂前台提供辐射供热。
H. 多用途设施:在混合利用的设施中,热水输往各个不同的领域需要单独计量。
6 管道系统
A. 水处理:全自动水处理系统以防止管道故障,效率损失和冷却水冷凝水和热水系统之间的热传导。
1. 水质分析:在设计过程中,从当地水利机关获取一份完整的当前水质分析。
a. 包含项目:腐蚀性,结疤,生物生长和悬浮固体物。
b. 如果无法取得完整的当前水质分析,应获取水样并提交给一个有资质许可的实验室。
2. 冷冻水系统:设计一个全自动的给料系统,包括缓蚀剂和抗微生物药剂储。
3. 冷凝水系统:设计一个完全自动化的系统,带有如下装置:
a. 内室流量全可溶解固体物表
b. 化学配比泵
c. 一个电磁阀控制的可调节放液阀
d. 自动排污系统,并储存以下化学药剂:
• 缓蚀剂
• 沉淀溶解剂
• 抗微生物药剂
• 酸碱度值调整剂
4. 热水系统:包含一个全自动的钻粒供给器,包括缓蚀剂和抗微生物药剂存储。
5. 为冷却水和热水系统提供补水计量水表。
B. 管道材料:提供如下管道材料:
1. 下列之一的冷冻水和热水系统:
a. 钢管(列表 40 黑钢)(焊接,螺纹或沟槽);
b. “L”型铜管;
c. “Aquatherm”聚丙烯管道系统。
2. 冷却水系统:
a. 钢管(列表 40 黑钢)(焊接,螺纹或沟槽);
b. “L”型铜管;
c. “Aquatherm”聚丙烯管道系统;
d. 列表40CPVC管。CPVC的使用限制于75毫米(3英寸)以下的管路。外部不可安装CPVC管路。
3. 镀锌管:镀锌管不可以用于HVAC系统。
4. 电介质连接:必须提供适合于不同材料的连接。可提供Victaulic 47 号电介质水路连接件。
5. 铜焊料:95 / 5铅锡合金焊料。
C. 管道尺寸:水管尺寸基于以下原则:
1. 50毫米(2英寸)以及更小:1.2米/秒(4英尺/秒)最大流速于冷冻.冷却.热水管道系统。
2. 50毫米(2英寸)以及更大:2.4米/秒(8英尺/秒)最大流速于冷冻.冷却.热水管道系统。
3. 压力下降:在任意系统中11.96千帕斯卡(4英尺水柱)每30.5米(100英尺)最大管压下降。
D. 管道支撑:为钢或铜管路系统提供有间隙的U型卡子或梯形支架。管路拐弯处,阀门和转接头处两测都需提供额外支撑。
1. 50毫米(2英寸)以及更小:1.8米(6英尺)最大。
2. 50毫米(2英寸)至小于150毫米(6英寸):3米(10英尺)最大。
3. 150毫米(6英寸)以及更大:4.5米(15英尺)最大。
4. 提供最大间距 1.2米(4英尺)为PVC管路使用的U型或梯形支架。
5. 地漏的铜管需使用镀铜表层的钢立管管夹。
6. 支架保护:每一支架需提供保护层,以保证管路系统绝缘。
E. 管道保温:按以下标准为系统提供持续的保温:
1. 冷冻水供回水管和冷凝水管。闭孔热绝缘层厚度与管道直径关系如下:
a. 18毫米(¾英寸)管道:最小18毫米(¾英寸)。
b. 25毫米(1英寸)至50毫米(2英寸)管道:最小25
毫米(1英寸)。
c. 50毫米(2英寸)和更大的管道:最小35毫米(1½
英寸)。
2. 玻璃纤维绝缘:玻璃纤维绝缘不能用于冷水系统。
3. 热水供回水系统:热绝缘管道具有最少37毫米(1½英寸)厚玻璃纤维热绝缘层以及蒸汽保护层。
4. 接缝和接头:以热绝缘接触粘结剂连续粘结。
5. 室外冷冻水管道系统:不建议,但在需要热绝缘的场合使用Armacell ArmaTuff 防紫外线绝缘层。
6. 阀门和连接件:以上述需求进行热绝缘,使用完整PVC铸模夹套。
7. 冷凝水系统防冻:在环境条件需要的前提下,同上述室外冷冻水系统热绝缘要求相同,为冷凝水系统提供相同的电.热热绝缘。
F. 阀门:设计管路分布系统中的阀门位置以保证在检修时,每次只需关闭最多一个立管阀门。
1. 位置: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平衡、隔离和关闭阀门设置在后勤空间以保证远程和现场维护,且避开公众和客人的视线。
2. 关闭阀:为每一段管路设备提供关闭阀以方便替换、维护和维修而不影响其它不以该设备运行为基础的设备的使用。提供全端口球阀和蝴蝶阀,配不锈钢中线偏离阀身,以供360度支撑以下设施:
a. 在供回水管路到所有的设备处,以及两通阀的两侧以方便维护和更换。
b. 冷冻水供应,冷冻水回水,热水供应,热水回水管线的所有立管的基部(包括风机盘管的基部)。
c. 系统隔离作用的支路前端。
d. 闸阀不能作为关闭阀。
3. 平衡(流量控制)阀:
a. 形式:为每台设备回水管T&P口提供自动流量控制阀门。球阀不能用于平衡阀。
4. 控制阀:在以下场合使用:
a. 空气处理单元使用双路调整控制阀。
b. 风机盘管使用双路控制阀。
c. 2号双路控制阀处理压差,无密封圈。
G. Y型过滤器:每台空气处理单元安装Y型过滤器和泄水阀,以及回水立管的基部也需安装Y型过滤器。可采用 Victaulic管槽式 Y型 732/W732系列以及 T型 730.W730系列过滤器。
H. 热井:所有设备的两侧以及所有温控机关。
I. 设备连接:在下列场合提供连接:
1. 法兰或螺接:AHU和双路控制阀门的两侧。对于管槽内机械耦合安装,无需提供该连接。
2. 高电压绝缘连接:异质金属的连接。
J. 管道标识:提供如下管道标识:
1. 塑料铭牌:标识空气处理单元、水泵.热交换器、水箱、冷冻机组、冷却塔、水处理装置和控制面板。
2. 黄铜标牌:标识小设备,包括管线内水泵和阀门。
3. 塑料管道标志:流量方向箭头标志,用于冷冻水、冷凝排水、空调热水和生活热水管道。
4. 间距:最小每6米(20英尺),穿透墙体处的两侧以及每次改变方向时。
K. 排气管:提供如下排气管:
1. 手动类型:置于系统高点。
2. 自动类型:置于系统高点,在无法到达的天花板上方,以硬管连接到地板地漏。
   空调末端系统
A. 设计考虑:为所有可居住公共空间和后勤空间提供空调系统。
1. 空调机组设计:在设计文档上提供空调机组的完整信息,包括最大设计室外新风量,新风干球湿球度。
2. 功率:使用ASHRAE0.4%年度蒸发湿球以及平均耦合干球温度 (列10a和10b)选择高于50%室外新风量的空调机组。低于50% 室外新风量时, 使用
1%ASHRAE年度冷却干球和平均耦合湿球温度(列9c和9d)进行选择。
3. 区域:区域空气处理系统在制冷或制热不再需要的时候,因占用率和运行时间的原因,可以考虑关停设备或再设定温度标准。
4. 为厨房和洗衣房提供个体等新风量空调机组。
5. 房顶单元:如有需要,保证送风和回风风道使用最少2个90度弯头以最小化潜在噪音产生。
6. 变风量空调(VAV)系统:使用带有变速驱动的变风量空调系统来服务具有类似占用率和运行时间但不同负载条件的空间(宴会厅、商场、礼品店和行政
办公室)。
7. 空调机组选址:为了方便到达和维护,空调机组不可被放置于天花板之上。将空调机组置于机房或夹层机房内。
8. 机械设备房:机房不可用于回风风室。室外新风和回风应风管连接到空调机组。
9. 冷凝:连接空调机组冷凝水地漏至冷凝水回收系统。
10. 室外进风口:将室外新风进风口置于地平面以上最小10米(30英尺)并远离公众活动范围。
11. 排烟控制:对于具有排烟系统的空调机组,于控制面板上提供辅助界面以接受火灾报警系统传来的信号。
12. 地域要求:在热带气候下,考虑使用如下装置:
a. 单独的空调机组用于预处理室外新风。
b. 寒冷气候下于空气处理机提供预热盘管以防冻结冷冻水盘管。
c. 使用盘管周围的通道再加热。
d. 在海岸区域或腐蚀性环境,使用铜制肋片与铜管机械连接的盘管。为暖通空调设备和风道使用原装腐蚀防
B. 公共和后勤空调机组:
1. 空调机组的形式:提供原厂包装的垂直或水平吸入直通抵押恒量型或带有高效率电机的变风量空调末端。
2. 制造:在双重墙体建造中使用闭孔绝缘和正向不锈钢地漏盘。玻璃纤维不能暴漏在气流中。
3. 组件:提供以下组件:
a. 双宽供给扇叶,双输入空气箔叶扇
b. 带有两通阀门的热水预热盘管
c. 带有两通阀门的冷水制冷盘管
d. 带有两通阀门的热水加热盘管
e. 湿度控制再加热(废热或干燥轮)
f. 复合过滤器/混合低流量过滤盒,电动挡板以及自动温度控制
g. 为变风量空调装置装备多频驱动和高逆变电机。
4. 回风扇:需要空侧经济器时,在回风.室外新风管道、送风道安装电动风量调节阀。
a. 选择匹配送风能力的电机。
b. 在防排烟模式如果可以排出不小于8空气交换每小时,那么可以考虑用于排烟风机。可以接受双速马达的使用。
5. 防冻:使用传感器以保护盘管,关闭风机,锁闭室外风阀以防止其结冰。
6. 传感器:在图纸上标志所有传感器的位置,并提供以下装置。
a. 在以下位置安装温度和湿度直接数字传感器,并与楼宇智能化系统相连。
• 大堂
• 餐厅
• 大堂吧
• 宴会厅
• 会议室
• 董事会议室
• 宴会前厅
• 高级管理人员办公室
b. 宴会厅、会议室和董事会议室的传感器需要数字显示,并可以由本地控制进行设置,温度选择范围为20至24.5摄氏度(68至76华氏度)。
c. 后勤传感器与公共场所传感器类似,只是没有显示功能,只能通过楼宇智能化系统进行设置。
7. 变风量空调系统:
a. 传感器:将静态压力传感器置于最后一个变风量空调盒以及空调装置组高压极限处。
b. 风道:提供变风量空调盒直风道最少四个输入口径以精确感应盒控制器流量压力。
c. 变风量空调盒位置:将变风量空调盒置于机房或带有钢结构走道的可到达的天花板上,最好能够置于后勤区域方便服务和维护。如有供热需求,为变风量空调盒配置热水加热盘管以及两通控制阀门。
d. 可能的情况下,避免将变风量空调盒放置于出入口过道及可能影响客人或酒店员工通过的路径之上。
8. 容量:
a. 设计供应率:每小时最小空气交换为6。
b. 冷却盘管:最大空气流量3米/秒(500英尺/分)。
c. 加热盘管:最大空气流量3米/秒(500英尺/分)。
d. 风扇:带有高效率电机的空气箔叶型风扇。
C. 公共空间:宴会厅、会议室、董事会会议室、宴会前厅符合
下列设计标准:
1. 二氧化碳:在占用率变动较大的如下区域提供二氧化碳(CO2)传感器以控制外部空气质量,包括走廊、宴会厅、宴会前厅、会议室和餐厅。
2. 风扇功率可变空气调节:使用风扇功率可变空气调节(FPVAV)系统,附带热水再加热和可变速驱动。
3. 配送:为风管确定合适的尺寸以保证安静的空气流动,杜绝噪音或啸叫。使用线性进风导叶槽,与室内设计协调它们的外观。
4. 风管:规划风管以避免其穿过可透音隔板。
5. 隔音:最小化穿过透音隔板的回风量,并且如果需要穿透,安装两个90度声线弯头以削弱噪音。
6. 空井:不要使用送风空井,回风空井是可以接受的,除了空间内有机械排烟系统。
7. 预制冷:按要求提供将房间预制冷至20摄氏度(68华氏度)以下的能力。
D. 室内泳池:
1. 空调机组:提供除湿类型空调机组,以防止热量注回泳池。设备必须以泳池的标准设计建造,带有适当温度湿度控制再加热功能。
2. 通风:提供100%室外新风系统作为空调机组除湿的备用。
3. 冷凝水:提供空气以清洗窗户和天灯,防止冷凝水。
4. 回风:提供风管回风。
E. 客房和客房过道专用室外空气系统 (DOAS):提供复合系统以提供客房和过道补充空气。
1. 类型:典型双墙屋顶设备,具备为经济型100%室外新风制冷采暖除湿和加热特别制造的泡沫或陶瓷热绝缘,也具备能量收集热能源。设备足以于任何时候产生22摄氏度(72华氏度)湿度低于每磅59克的干燥空气,并满
足ASHRAE 90.1标准。不允许使用电加热线圈。
2. 客房:对每间客房提供新风量等于50 立方米/ 小时(30立方英尺/分)。新风必须用硬风管输送到客房内的侧墙百叶风口。新风不可以被释放进入口吊顶上方(不允许采用吊顶式风箱)。
3. 过道:提供不小于2空气交换每小时功率,每个楼层最好有垂直风道和水平分布系统。不可使用吊顶式风机盘管。
4. 防排烟模式:在防排烟模式下,新风系统和厕所排风系统正常工作。
F. 客房风扇盘管装置 (FCU):
1. 容量:提供500平方英尺/吨或300立方英尺/分较大者的风机盘管。
2. 位置:风机盘管不可直接设置送风到卧室床下端。与室内设计协调送风格栅、回风格栅、温控开关面板以及检修口的位置。
3. 风机盘管的类型:
a. 组件:提供以下组件:
• 四管,垂直层叠型。
• 冷冻水回水带有冷冻水冷盘管两通阀门。
• 热水加热盘管两通阀门。
• 海耶斯液体流量自动控制阀。
• 整体环氧树脂涂层绝缘地漏盘和回滤室,以及箔叶绝缘。
b. 套房:多垂直层叠四管制风机盘管。
c. 大厅:空气处理单元或多水平风扇盘管单元,向外墙通过硬风道释放回风。
d. 浴室:在较大型的4-5件套浴室内,采用风机盘管向浴室送风。
4. 水平风机盘管 (FCU) 装置:基于项目特殊需求,水平FCU可设置于入口风室天花板。如果水平FCU被使用,回风必须使用硬风道。在入口风室提供全尺寸通行面板以实现对FCU的完全控制。
5. 温控器:Inncom e4 Smart数字温控器,型号e528,带有入口门开关和滑动门无线RF开关。与使用方协商温控器的位置,一般卫生间客房侧的墙体上。
6. 管道阀门:提供全端口球阀以关闭冷冻水和热水盘管连接。
7. 冷凝水:不可将风机盘管冷凝水地漏于下水管连接。使用硬管连接冷凝水回收系统。
G. 厨房:提供配有独立采暖、通风及空调装置的空气调节系统,使室内相对于周边环境保持负压。
1. 空气输送:将输送冷风的空气输送装置远离“热食”供应区域。
2. 回风:使用回风管道回风系统。不可在厨房区域使用吊顶式回风系统。
3. 展示厨房区:提供空调型空气帘,以控制厨房和餐厅区域内的排气、热量和气味。
4. 烟罩:为住厨房提供Melink Intelli-Hood ®系统烟罩以自动降低排风扇转速并于空闲状态和非烹饪时段控制室外/回风调节阀到达节约能源。该系统:
a. 包括I/O处理器、键盘、温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变频驱动(VFD)以及线缆。
b. 按照温度或者一天之内的日程设定,自动控制烟罩开启关闭。
c. 根据热量和烟量负载调节烟罩风机多级转速,以保证最佳烟罩功效和节能。
d. 自动调节温度跨度以保证最优能效。
e. 自动调节启动时的光学件以保证最优能效。
f. 提供额外的输入和输入以保证与其它设备和系统的连接,如HVAC系统和厨具等。
g. 通过调制解调器提供远程访问,以进行监视和诊断。
H. 通风:为非居住空间提供机械式通风以保证冬季最低温度12摄氏度(55华氏度)以及夏季最高温度32摄氏度(90华氏度),除非单元内另有其它特殊说明。
I. 补充空调:
1. 为主制冷提供冷冻水风机盘管,带有后备直接膨胀式(Dx)分体空调机。与紧急电源相连,以为电脑机房、电话设备机房和电梯机房提供24小调。
2. 为巧克力作坊、肉/鱼储藏室、厨房冷藏室、酒窖和冷藏垃圾房提供最小12.0 EERDx 的分裂系统,以保持13摄氏度(55华氏度)的室温。
J. 排风系统:
1. 类型及位置:为以下位置提供配有高效率马达的排风机。
• 泳池设备间
• 厕所间
• 布草间
• 机修车间
• 储物柜间
• 电气室
• 厨房烟罩
• 酒吧
• 洗衣机房
• 员工餐厅
• 其它产生气味、烟雾和与政策法规要求相比过多热量的区域。
2. 客房塔楼:为以下位置提供排风,这些区域的总排风量典型值应为每楼层500至800立方英尺/分。
• 服务电梯
• 大堂
• 洗衣房滑槽室
• 保洁室
• 贩卖机
• 电气室
• 具有变压器的电气室需要制冷保持在27摄氏度(80华氏度)。
3. 冰箱压缩机房间:提供最小排风量1700立方米/小时(1000立方英尺/分)以维持最高32摄氏度(90华氏度)。
4. 车库排风:提供最小排风0.0076立方米/平方米/秒(1.5立方英尺/平方英尺/分),控制基于二氧化碳传感器。
K. 客房卫生间排风:
1. 类型:提供置于天花板的松下 FV-05VQ3 排风扇,置于淋浴隔间,与照明开关绑定,并通过垂直金属排风立管与房顶的排风机相连。在支风道不可用额情况下,在竖井墙面上安装电动火/防排烟阀。与万豪国际室内设计协商检修口位置。
2. 排风量:排风量为每个客房淋浴隔间85立方米/小时(50立方英尺/分)。
3. 屋顶安装的排风机:风机尺寸定于立管总排风量的50%。
4. 废气热量回收:将排放的空气用于客房走廊和客房补充空气的热回收系统。
L. 燃烧空气:满足制造商的需求和政府条款的前提下,提供燃气或燃油器具,如锅炉、泳池加热器、干洗机等。
1. 寒冷气候:于吸入式百叶窗预热燃烧空气至4摄氏度(40华氏度)以防止中央机组结冰。为大空间空调提供加热器。
2. 风扇运行:在有风扇的情形下,将风扇与锅炉控制互锁以保证充足的燃烧空气供应给锅炉燃烧。
M. 风机:
1. 类型:典型为离心式,例外为车库用风机可采用螺旋桨式或其它带有高效率马达的低噪音风机。
2. 排烟控制:对于属于防排烟系统组件的风机,为其开关提供额外的连接以接收火灾报警。
3. 厨房烟罩排风 :高流量放风13米/秒(2500英尺/分)带有引流塞和可拆卸不锈钢引流盘。
a. 屋顶安装以保证排放分散,并防止室外已污染空气回流。
b. 风机的放置需保证厨房排风系统时钟处于负压。
4. 风机:所有风机都配备电动调节阀,风机停止时自动关闭。
N. 气幕:为通向装卸货区域的门的全长提供气幕。
O. 装卸区:在冬季温度降至0摄氏度以下的地区,为装卸货区域提供辐射热板。在热带气候地区提供空气流通风机。
 风管
A. 要求:
1. 类型:低中流速使用镀锌金属板材搭建,符合“金属板材和空调压缩机国家协会”(SMACNA)标准。
2. 接头:使用硬铸件封闭供风回风风道接头和接缝。
3. 导叶跳动:可被归为中等压力的,外部保温,缠绕式,软管最大长度2.4米(8英尺)。
4. 尺寸:以最小化空间噪音并保证满足噪音标准,风管最大流速如下:
a. 10 米/秒(2,000 英尺/分):主供风管。
b. 7.5米/秒(1,500英尺/分):分支风管和回风/排烟系统。
c. 4米/秒(800英尺/分):供应房间内空气终端装置的风道。
d. 风管摩擦损耗:不超过0.10 英寸每30.5米(100英尺)风管。
5. 弯头导流叶:在大于45度的矩形弯头处使用。
6. 风管选择:风管靠近终端设备下游可使用Knauf Koolduct 或Mansville Superduct RC。
7. 竖向立管:使用金属板制作立管,并在防火竖井结构内安装操作立管。不允许使用不含金属板立管的竖井结构。
B. 室外风管:不建议使用,如确实需要,参照下列标准:
1. 屋顶:屋顶上方最小450毫米(18英寸),以方便屋顶面积的维护。
2. 通道:通往屋顶区域的踏步式风管以及安装于屋顶上的装置。
3. 保温:使用Armacell ArmaTuff放紫外线室外保温。
4. 保护:为所有室外设备包括电气设备提供防腐蚀涂层。
5. Uni-Strut:室外不允许使用Uni-Strut支撑系统。
C. 厨房烟罩排风:为主厨房生产区域内的排风烟罩提供专用的排风风管。为非主厨房内的其它烟罩提供独立的排风风管。每一个风管必须在2小时耐火围隔之内,并带有清理口和喷淋器检修口。
1. 类型:16号黑铁风道,风罩后侧斜坡,带有焊接防滴接缝。不可使用镀锌板风管和法兰/垫片式接头。
2. 清理口/检修口:设置于竖管底部、每一转弯处和喷淋器处。最大间隔为水平方向6米(20英尺)以及竖管中每隔三层楼。
3. 防火结构:从厨房段风管位置(墙内或天花板内)处提供最低满足两小时防火等级的风管保护结构,一直安装到风管在建筑物的出口处。
4. 保温:为整个油烟排放系统提供50毫米(2英寸)高温玻璃纤维保温,带有各类夹套。
5. 尺寸:基于7米/秒(1500英尺/分)至10米/秒(2000英尺/分)的流速以防止风道中油脂聚集,并保证没有在烟罩过滤器中收集的油脂被从建筑中排放走。
6. 调节阀:在油烟排放系统中不可使用。
D. 专用排风:专用厨房洗碗机排风和干洗电熨机排风系统应使用焊接不锈钢风管,冷凝水排污设备后侧斜坡,并直接排放至建筑以外。
E. 泳池:室内泳池以及泳池溴/氯胺储藏室风管系统应用不锈钢材料建造。
F. 下水道出气、集水坑和隔油池:设计保持负压的排风系统。系统远端带机,直排至建筑外部。
G. 排风出口:
1. 位置:排风出口不得处于室外新风输入口和可开启窗口周围6米(20英尺)范围内。
2. 厨房排风出口:厨房排风出口不得处于室外新风输入口周围7.6米(25英尺)范围内,以便主风向排出蒸汽,远离建筑和入风口。
3. 火炉:带有火炉时,火炉排风出口不得处于室外新风输入口和可开启窗口周围15米(50英尺)范围内。
H. 风管保温:衬板采用闭孔型弹性保温材料,非多孔材质,非纤维质,抗微生物生长,具有不渗水表层方便清洗。
I. 风阀:
1. 电梯井或机器室需密码才能打开的出口处安装低渗漏电动风阀(正常为关闭状态)。只有在紧急状态下,被火警系统控制才能打开这些风阀。
2. 在需要处提供防火阀和烟/火阀门,以满足地板.墙面和天花板系统的防火要求。为防火阀门提供200X200毫米(8X8英寸),有框的,带有铰链的,可闭锁的维修门。
3. 送排风系统应安装低渗漏电动风阀,系统未被使用或正在维护时自动关闭。
4. 每个送排风竖井、百叶风口和导流板都要安装风量平衡阀。条件允许时,将风量平衡阀设置于天花板空间和后勤空间内,以便采用远程维护,避开客人和公众视野。
5. 分裂式风阀:避免使用多重分列式风阀在单一风管。
6. 风量调节阀:安装在分支风管至主风管的连接处。
J. 烟道:为每个锅炉和火炉安装原装双墙烟道烟,排往建筑外部。
 机械排烟控制系统
A. 设计考虑:
1. 一般要求:机械排烟系统设计用于控制烟雾向出口的转移(出口走廊),并进行排烟以维持受保护区域内人员的可接受环境条件,使之不受烟雾区域和正压送风楼梯安全出口的影响。
2. 按照相关要求,在以下位置提供一整套工程烟雾控制系统:
• 建筑物楼层高于6层且具备特殊条件。
• 所用楼层比最底层消防入口的高度高出23米(75英尺)的建筑物。
• 中庭
3. 位置:为以下位置设计排烟系统:
• 大堂
• 中庭
• 餐厅
• 宴会前厅
• 宴会厅
• 面积大于35平方米(350平方英尺)的会议室
• 厨房
• 客房走廊
4. 区域:每一空间视为独立的防烟分区对待。实施提纲请参见的要求。
5. 功率:需要防排烟的空间内,最少提供8空气交换每小时。
6. 后勤区域:只在有明确法律规定时安装防排烟系统。
7. 风阀:防排烟系统应安装低渗漏自动复位电动风阀。
8. 许可:向相关部门取得整个烟雾控制系统的许可,包括空气质量和每小时空气交换。
9. 补风系统:演示封闭防烟分区域周围区域提供补风的可用度,需要手动打开通向邻接区域的安全通道门。
B. 公共空间:向每个需要的空间提供硬排烟风管,不允许使用吊顶式排烟。
操作顺序:
1. 信号:防排烟系统通过火警的信号启动,该信号来自该防烟分区的烟感探测器。
2. 换气扇:换气扇启动后,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实现100%换气。
3. 采暖、通风及空调系统:对于可从其它区域抽取新鲜空气的区域,服务该区域的暖通空调系统将关闭。这样可以维持该排烟区的负压,以防其它区域内的烟雾进入。
4. 封闭区域的采暖、通风及空调系统:对于无法从其它区域抽取新鲜空气的区域(宴会厅、会议室等等),服务该区域的暖通空调系统将关闭回风风阀,并向换气扇输送100%外部新鲜空气。
5. 其它区域的采暖、通风及空调系统系统:供风回风和排风风扇处于正常运转状态。
6. VAV系统:在带有VAV系统的领域,空气处理单元供风风扇和变风量空调盒必须达到100%开启状态。
C. 厨房烟罩和风管:操作顺序如下:
1. 通过火灾报警系统的信号启动,信号来自排油烟罩Ansul(食人鱼)系统。
2. 烟罩排风机继续以正常模式运转。
3. 其它区域内的供风.回风和排风机继续以正常模式运转。
D. 客房走廊:置于中央位置,一般为电梯大厅,一个带有竖直风道的专用排烟竖管,每个楼层带有通常关闭的防排烟阀。
1. 容量:每个装于楼顶的防排烟风机,应足够能同时满足三个楼层使用。
2. 距离:供风和排风竖管之间的最大水平距离最大不超过30米(100 英尺)。这一安排保证了烟雾移动的方向与客人疏散到安全通道的方向相反。
3. 操作顺序:
a. 排烟系统通过经由火灾报警的信号启动,该信号由过道烟感探测器或者喷淋器流量开关发出。
b. 启动后,事故发生楼层的防排烟阀开启(一般为关闭状态),其它楼层的挡门保持关闭。
c. 防排烟风机启动,相关防排烟阀全开。
d. 客房过道和客房补风和新风机组继续以正常模式运行。
e. 在可行的条件下,第二客房过道正压风机(功率达到最低每楼层供风为6空气交换每小时)开启,停止主客房过道和客房空气处理单元。
f. 客房塔楼区域:所有其余服务区域排风风机,包括服务区、布草间和电气室,继续以正常模式运转。
g. 分区:如果防烟门将过道分为多段,为每段过道提供独立的排风风道。
E. 楼梯正压:
1. 要求:在需要烟雾控制的安全通道楼梯间安装。
a. 于楼梯底部为每个安全出口提供符合以下要求的送风
风机:
• 矮于10层的,在顶层安装一台风机;
• 高于10层的但矮于20层的,分别在顶部和底部各安装一台风机。
• 高于20层的,至少在底层楼梯安装一台风机,管道联结至楼梯顶部,每三层楼安置供风百叶风口。
b. 风机:风机安装多频驱动和静态压力传感器。传感器安装于楼梯井内部,设定为维持各过道门两侧压力(0.15以及0.25英寸)w.c.。开启未锁闭的安全通道
门的最大允许拉力为35磅。
c. 功率:风机应足够提供,每扇门1,700立方米/小时(1,000 立方英尺/分)。
2. 操作顺序:
a. 系统通过一经由火灾报警的信号启动,该信号来自公共区域(不包括客房)烟感探测器或者喷淋器流量开关。
b. 启动后,一般处于非运行状态的楼梯井正压风机自动启动。
F. 排烟控制柜:安装防排烟控制柜,带有:手动自动化系统(HOA)和指示灯(每个空调机组、风机和排烟阀都具有一个开关和指示灯),防排烟控制系统的所有设备都可以手动控制。
1. 位置:防排烟控制柜和主要火警控制柜置于同一位置。
2. 为手动操作所有设备提供内置电源。电压与消防报警系统相同。
3. “手动”位置人工的将所有设备激活为防排烟控制模式。
4. “关闭”位置关闭设备,并将所有的排烟阀复位。
5. “自动”位置使系统以正常模式运转,或在接收火灾报警系统的信号后进入防排烟控制模式。
G. 供风风管烟感探测器:
1. 位置:下游空气处理机大于3,400 立方米/小时。(2,000 立方英尺/分)。
2. 操作:烟感探测器探测到烟雾时,关闭空调机组并发送火警讯号到消防控制柜,但不会启动防排烟控制系统。